關於「量產琴」
台灣人是愛音樂的,而推廣音樂學習的也有許多人在努力,目的就是要讓更多人可以學習演奏樂器,但當學習樂器的人口變多,樂器的需求也就變大。
推廣音樂學習需要兩個資源,一個是教師,一個是樂器,台灣長久以來的音樂教育其實產量驚人 ,音樂班林立,學過樂器的人真的不少,教學人才是足夠的,拜現代工業量產能力,學習琴的供應也不虞匱乏;咦!這樣看起來不是很圓滿嗎?
目前市場上面,消費者能買到的琴,超過九成都是量產琴,所謂量產琴是以生產線的概念,將一把提琴分不同工序,分別由不同的生產線工人製作,這些工人可能部分機器輔助,也可能全手工製作,而品質越好價格越高的,手工的成分就越多,用料也就越好,例如我們常聽到的歐料琴。
早期的提琴量產工廠,幾乎是專注在低價大量的產品上,出廠價都壓在數千元台幣以下,這些琴幾乎都使用非歐洲材料,我們常聽到的雲南料,東北料,四川料等等,或者是更低等級的白松而非雲杉,背板的楓木花紋甚至會有人工畫上去的,鑲線也是用彩繪以假亂真,這些琴在表面上是相當容易分辨,消費者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這就是工廠琴,而非手工琴。在孩子學習的階段,琴只是過渡性的工具。
為什麼市場上面找不到「買得起的好琴」?
市場上一直對好琴有需求,但真正的製琴師手作提琴產量有限,單價也偏高。
提琴市場兩極化的狀況底下,因應中價位品質較好的市場需求,這時「歐料琴」就跳出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了,這也是大部分買賣糾紛會出現的點,而且大部分的業者會自稱這是「手工琴」,只不過是很多人,用歐洲進口來的料,以生產線的方式集合製造。
我們再回頭大約分一下提琴市場價格的區間,這個區間不是絕對,只是威廉個人的觀察,而「訂價」與「實際成交價」本來就是市場黑洞:
低價學習琴:2萬以內 進階學習琴:2~8萬 高階歐料琴:8萬~20萬 手工提琴:20萬以上(因個人名氣有所不同)
市場上有那麼多「製琴師的琴」嗎?
一位手工製琴師一年約可以製作10把小提琴,品質精良的可能會更少,所以單價通常都居高不下,在這樣的環境底下,好琴的需求又大,所以很多「高階歐料琴」就會混充製琴師琴,在市場上面流通,或者貼上某某品牌,甚或貼上某某工作室,這些其實都是量產琴,但消費者不太容易分辨,因為這種等級的琴不管是在材料,或者是做工琴漆上面都有一定的水準,甚至品質看起來不輸製琴師手工琴。
這類琴的聲音其實也不差,尤其是對原本使用一般低價學習琴的使用者來說,音色的提升很大,在價格上也比較親民,致使很多第一次換全琴的使用者會選擇這類「歐料琴」,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很合理呢?但總是感覺哪裡怪怪的,其實魔鬼總是藏在細節裡。
其中一個眉角就在提琴的「市售價」跟「出廠價」之間的差異,我們不管在哪一個通路買到的量產琴都是市售價,一般來說出廠價大約是市售價格的三成以下。
但對於製琴師來說,他的「市售價」等於「出廠價」,我們直接跟製琴師購買手工琴是真正的出廠價。
有點亂對不對,威廉用一個簡單的算式來表達這些關係好了。
量產琴市售價=出廠價+通路商利潤+店面利潤(+中介推銷者的利潤)
製琴師琴價格=出廠價
從成本結構合理推測
我們再往下深究,出廠價還包含了 材料成本+耗材成本+勞動成本+固定成本+工廠利潤。
利潤的多寡,往往取決於成本的控制,除了材料以外,其他每一樣都不容易下降,在利潤導向與把提琴當作商品的經營想法底下,到底量產琴能用多少成本在購買好的木料?
一把琴的材料決定了它的一半音色表現,所以我們有可能在量產琴/歐料琴身上找到令人滿意的好聲音嗎?答案已經很清楚了!
不可諱言的是,所有的消費者對產品都有部分的「外貌協會」,高階歐料琴的外觀以假亂真,會讓人有一種品質優良的錯覺,但別忘了,琴是樂器,我們要的是他的聲音,美觀應該是一種附屬品而已,所以消費者總是買不到「負擔得起」的好琴,至於什麼是好琴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另一篇文章「好琴沒有秘密」裡面得到解答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