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William Lin

如何成就一把好琴 (下) 工法與琴漆篇



  • 工法

再來是工法,正確並精良的工法,也對琴的好壞有很大幅度的影響,例如順暢的表面弧度,正確的取料,這個部份就是機械琴與手工琴的差別所在。

大量生產的工廠琴通常都是單一規格,厚薄均是採同一模式/公式,而形狀也過度對稱/工整,沒有針對每把琴的材料做最佳化。

木料的密度與均勻度都不同,在決定厚度的時候,一定要用手指去輕敲琴板,放在耳朵旁去感受,漸漸達到製琴者心中的要求,然後才能確定最後的厚度,也才有最適當的響度與頻率。

當然手工的工序不只這些,威廉不必詳述,有興趣可以參考《手工製琴聖經》裡面的詳解,基本上只要是照內模法製作出來的手工琴,聲音都不會太糟的,當然每個人的手工細膩程度與藝術性會不同,但以聲音來說,每把真正手工琴的底子不會太糟。


  • 琴漆

大家都知道有所謂油性漆與酒精漆,漆的主要用途,在於保存木料與增加美感,在提琴上,還得增加一項:不減弱聲音的傳遞。基本上漆是妨礙震動的,漆對能量的傳遞會產生阻尼,當弦的震動傳到琴體的時候,能很順暢的通過介質,而不被過度吸收。

通常新琴聲音會比較悶的主要原因,多數原因是漆還沒有真的乾透,越乾透的漆會變硬,與琴體的結合度更好。好的琴漆,主要以盡量薄又能保護琴體為原則,越是少量的漆,越不會影響聲音,但又能讓琴免於使用的破壞,與時間的摧殘。

整體上漆的重點在於底漆,底漆會滲入木料,將木料的物性改變,些微的改變就是聲音提升或變差的關鍵。當然每個製琴師都有自己的上漆邏輯,縱使使用同一套漆,上的次序與次數不同,結果就會天差地別,所以威廉認為製程更重要。

什麼是好的漆?看起來很有透明度,清澈又溫暖,顏色不至於俗艷呆版,也不會厚重的失去彈性,在陽光底下會閃耀著金黃的底色。


  • 設定

琴的設定是門學問,這也是很黑暗的一面,一把外表作工精美的量產琴,聲音原本可能不怎麼樣,經過巧手的調校,換一組製作精良的琴橋與琴弦,聲音可能會有不少的改變,再加上試琴老師的「功力加持」,現場會覺得這把琴非常棒。

這也就是很多朋友剛買的琴,帶回家時都還不錯,但是時間一久,聲音就越拉越薄,琴的性能也不如剛買的時候那樣好,原因就是材料本身不夠好。經過很有經驗的師傅調校過後,將這把琴的聲音發揮出超過材料本身可以承受的潛力:更多的弦張力、過度緊繃的音柱,但因為面板材料的剛性不夠,久而久之,纖維本身的應力被扯斷了,就好像變成纖維密集板,這很像材料的「過勞死」一般。


  • 年份

時間這個因素,也是公認一把琴能提升性能的主要因素,很多老琴以現在的製琴標準看來,根本就是連製琴學校的學生做的都不如,但聲音卻無與倫比的好,不過這些所謂製作的不怎麼樣的老琴,用的料卻都相當之好,例如耶穌瓜奈里,他的琴用料都非常頂級。

這就說到很多朋友選琴的盲點了,當你在挑選琴的時候,好的聲音到底來自於哪裡呢?

是材料好? 手工精良? 時間夠久? 漆上的好? 設定得當?

威廉的淺見是,材料40%+漆10%+手工40%+設定10%,而時間則是加分題,也就是說,材料不好,再怎麼用心製作做,底子不過就是60分,會比預期好的就是時間因素而已,但不好的材料,時間的加分作用則是有其極限的。

而如果一把用很好的材料製作的琴,縱使做工不甚精良(前提是至少要規格正確),在經過時間的焠鍊之後,會有大大的加分效果。琴橋可以換,弦可以換,音柱可以換,連低音樑也都算耗材,但面板能換嗎?背側板能換嗎?

以小提琴來說,好的面板,年輪間距約1mm,間隔平均,纖維直通平行,最好是用斧頭劈材,纖維沒有被機械刀具截斷,這樣製作出來的琴才會有健康的「身體」,有好的「底子」,日後才有辦法讓這把琴的潛力慢慢挖掘出來,也才値得收藏與養琴。


  • 最根本的元素

威廉在這裡跟想買琴與學製琴的朋友強烈建議,買琴製琴一定要挑材料,尤其是面板,學製琴的朋友更要有這個觀念,威廉從開始製琴就堅持使用最好的木料,甚至後來也親自去義大利山上尋找心中的頂級好料。

在過去十幾年中,陸續收集了許多材料,為什麼要收集這麼多材料呢?因為威廉發現面板與背板是需要被配對的,簡單說來,每一個頂級面板之間也是有個體差異的,背板也是如此,若材性是對聲音如此重要,那為何材料之間不需要匹配呢?

一把好琴需要許多條件,每一項都是關鍵因素,所以在幾可能的情況底下去思考,所有能盡力的部分去達到極致,然後每一個條件又要互相搭配。這讓威廉想起愛因斯坦講的一句話:「有人建議我娶一個最美的女生,這樣生下來的小孩一定又美又聰明,但若跟我一樣醜又不夠聰明呢?」

好的材料是基礎,但好的工法是靈魂,製琴師要做的是將靈魂注入一把琴,這才是我們要做的。

【全文完】


「手工製琴聖經」簽名書 官網販售中,很多你所好奇的琴知識,這裡面就能找到答案!

917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