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作家相片William Lin

如何成就一把好琴 (上) 材料篇

已更新:2019年12月13日


很多朋友常常問威廉一些有關選琴與買琴的問題:

「好琴的元素是什麼?」 「如何挑一把好琴?」 「漆很重要嗎?」 「歐洲琴真的比較好嗎?」 「我小孩的老師介紹一把琴,看起來不錯!」

說了這麼多,到底什麼叫做好琴?威廉認為不管哪種價位的琴,都有可能會買到聲音還不錯的琴,但不保證是「真琴」。今天威廉不談真假的問題,這樣會失焦,我們還是把焦點放在好琴的元素吧!

什麼是好琴的元素呢?威廉認為,一把好琴的元素有以下幾點:

1. 材料 2. 工法 3. 漆 4. 調校 5. 時間


  • 木料品種

材料分兩個向度來看,第一,是材料的品種產地與取材方式,第二,是材料的等級與儲存的時間

先說材料的品種,威廉一直很堅持木種的選擇,而我的堅持甚至已經到了迷信的地步。這麼說好了,大家想像一下用雲杉來做古箏,會發出怎樣的聲音?

那什麼是提琴的聲音?什麼是黑管的聲音?什麼是小號的聲音?每種材料都有每種材料的物性,像銅的共鳴就很好,但響度就沒鐵高,因此銅管樂器不能用鐵來做,否則我們在音樂廳裡面聽到的,就是吵雜又尖銳的銅管了。

幾百年前提琴發明的時候,面板原料就是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雲杉Spruce,學名是Picea Abies,但背板就有較多種選擇,Walnut, Poplar, Ash跟Beech都曾有人用過,但主流還是用簡稱Sycamore的歐洲楓木,學名是Acer Pseudoplatanus,原因是硬度適中,又有美麗的背紋能提升藝術性。


  • 區域因素

提琴與其他的古典樂器,跟現代流行音樂樂器的最主要的不同,是使用的場合與要求,當一個交響樂團,在演奏任何古典樂曲的時候,作曲者都會依每個樂器的不同屬性來「配器」,也就是說每種樂器的「表情」,都是要可以被掌控與調和的,如果今天提琴的音質音色不是如作曲者所想像,那整體演奏出來的樂曲風格,會完全失了調。

古典音樂之所以無國界,就是不管說哪種語言的人,聽到同一個曲目的時候,都會在腦子裡出現相同類似的畫面(當然意境每個人各有不同),讓聽眾能感受到作曲者想傳達的意念與境界,因此威廉認為材料是最重要的,因為材料的「基本調性」,決定了這個樂器的「音樂性」。

那很多人會問,中國或者其他地區產的相同木料,聲音不就是都一樣嗎?但別忘了,樹木生長的環境,決定了木材的性質,縱使在歐洲,也不是每個山區產的木料都能用,緯度、海拔與降雨量,都會關係到最後木料的物理性質,甚至山的走向,向北、向南、坡度,甚至是否在迎風面都有差異。


  • 嚴謹取材

取材方式在面板影響最大,面板承受著巨大的弦壓力,四條弦無時無刻的壓在密度不到0.4的面板上面,要讓鬆軟的雲杉能發揮最大的強度,古時候的工匠發覺到裁切方式,會對強度與穩定度有很大的影響,絕對徑切的雲杉,能讓相對比較硬的冬材,也就是年輪比較深的地方,同一面積排列最多的可能。

我們從琴的尾端看面板,會發現面板的年輪垂直於水平線,這有另一個優點,就是當琴完成以後,經過長時間的使用,面板會漸漸收縮,這個收縮的方向是左右,而比較不會翹曲或變形。

從正面看琴的面板,也可以看到一條一條的年輪,雲杉比較沒有花紋,這緻密的年輪,也會在最後塗裝時,展現出規律的美感,這也是展現材性之美的表現。


  • 木料等級的重要性

接下來, 我們來談談材料的等級,等級越高的歐洲雲杉面板,在相同的密度下硬度會越高,也就是質地輕硬度卻高,這樣可以讓製琴師用較薄的面板,達到相同的強度。而相對來說,越輕的面板比較不會吸收來自弦的能量,也更能自由的振動發出更大的聲音。

而且越是好的材料,在經過時間的焠鍊之後,聲音會更有深度,很多科學家針對古琴做研究,雖然有很多不同的意見,有的認為聲音可能跟漆、厚度等等其他因素相關,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結論就是好的木料,尤其是面板。

因此威廉建議,想買琴或製琴的朋友,除了聲音,一定也要挑材料,並不是聲音不重要喔!後面威廉會再補充說明。

934 次查看0 則留言

Σχόλια


bottom of page